“济南电商直播人才培养项目”典型案例报告
一、总体概况
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优势,紧跟行业发展需求,紧紧围绕济南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形成了完备的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了济南市2021年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济南电商直播人才培养项目”(立项号:JNSX2021064)。
本项目2022年1月立项,获批资助经费50万元。项目获批后,学校在硬件配置、师资配置、场地配置、教学资源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层次开展工作,助力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发展、新媒体发展,提供电商直播以及相关短视频、网络与新媒体等方面的人才与智力支持。
项目旨在打造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人才应用就业为导向的电商直播人才孵化交流中心。其立足于山东政法学院新媒体传播及经济管理类专业师资、韩都衣舍等直播产业、贝壳视频等新媒体产业的多方面多行业多领域的矩阵业务,旨在为高质量网络直播业态,提供电商直播体系搭建、育才用才整体解决方案。
二、项目依据
一是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电商直播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传统电商的转型升级,也为电商直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是政策支持与引导。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和直播经济的发展。为了推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济南市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电商直播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三是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在传媒领域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将电商直播人才培养与传媒教育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电商直播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拥有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同时,学院还积极引进企业导师,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
四是学生发展需求与就业导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学生对于自身发展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通过参与电商直播人才培养项目,学生可以掌握电商直播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就业能力。该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旨在为学生打通就业创业通道。通过校企合作和实习实训等方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电商直播行业的运作模式和市场需求,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点
一是构建电商直播实训教育体系。项目系统研发电商直播教学体系,形成完备教学材料,并完成《电商直播理论与实务》(九州出版社,2024年6月)教材的出版。电商直播实训教育体系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紧密结合电商直播行业发展现状,实操性极强,对直播全流程具有指导性的建议,对济南数字经济发展及电商直播人才培养发挥重大作用。
二是构建“高校+企业”共育的电商人才培养新模式。项目推行以“高校+企业”共育为主要教学依托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实现高校与电商企业在实践教学资源、师资资源、信息资源、教学设备资源的共享新途径,充分整合企业、人才、项目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合作新模式。项目通过大量优质成果为成效呈现,充分激发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电商直播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项目实战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四、主要做法
一是资源整合。山东政法学院整合校内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教学优势,特别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网络产品研发、短视频制作、时尚传播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拓展与校外资源的合作,对接济南本地企业互联网人才定制需求。
二是团队建设。依托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商学院骨干教师,延聘社会著名电商企业负责人及行业精英,主要包括山东大众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刘国胜、山东奔跑吧贝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胡近东、韩都衣舍电子商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魏成高、山东世博演艺股份有限公司刘卫东和吕彬、嘉翔(山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卢京京等高级管理经营人员为基地特约顾问,组建电商直播行业智库和师资团队,提升人才培训培养质量。
三是流程管理。项目注重加强系统谋划,完善直播人才培训的规章制度,确保直播人才培训项目在规章制度保障下有条不紊地持续推进。同时,研究电商直播、直播新媒体行业发展规划,提出行业发展建设性意见。
五、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
1.打造山东政法学院校内电商直播人才培养基地
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环境优势,完成电商直播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硬件配置工作,打造校内电商直播人才培养基地。该基地位于学校至善楼六楼,依托山东政法学院数字演播厅改建而成。该基地包含直播培训大厅1处,直播间2个,综合导播室1个,视频剪辑室1个,总面积约230平,能够满足一定规模的直播培训需求。

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
此外,校内还开辟“阅豆空间”电商直播人才交流与互动场所1处,作为特色文化直播场地使用,面积约100平,空间可容纳约20人。

特色文化直播间
2.校企合作共建电商直播实训间
山东政法学院与韩都衣舍电子商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电商直播实训间8个。通过真实运营和实践,学生能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深入了解电商直播的各个环节,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企业也能够通过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营,获得符合自身需求的高素质电商直播人才。








校企共建直播间基地

赴直播企业调研走访
3.建构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共同体”
在共同体建设中,项目启动以来,先后与山东大众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山东奔跑吧贝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韩都衣舍电子商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世博演艺股份有限公司、嘉翔(山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5个知名电商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在学校设立“电商直播人才培养项目主基地”基础上,在各企业设立若干个“分基地”,形成“1+N”发展模式。合作双方签订《山东政法学院校外电商直播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协议书》,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践实训、师资交流、直播间建设等各个领域开展合作,实现师资、设备、场地等教学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共同体”。

4.培育电商直播人才100余人次
依托现有硬件设备和场地,项目成功培育了一批具备电商直播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高素质人才,为济南市直播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现已开展直播培训100余人次,后续将根据社会需要及师生需求,持续培育电商直播人才。
5.完成电商直播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
一是开发系列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建立特色教学资源库3个,录制课程视频116个。二是探索电商直播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集实际、实用、实战多方位于一体的直播课程体系,形成一整套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等教学材料。
6.出版《电商直播理论与实务》教材一部
已完成《电商直播理论与实务》(九州出版社,2024年6月)教材的出版工作,该教材作为电商直播人才教育教材,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紧密结合电商直播行业发展现状,实操性极强,适用于电子商务等相关人员培训使用,对直播全流程具有指导性的建议,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及电商人才培养发挥重大作用。

ISBN 978-7-5225-2866-3,CIP数据核字(2024)第089687号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扩大合作范围,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继续加强与现有合作企业的深度合作,同时积极寻求与更多知名电商企业、直播平台、行业协会等的合作机会,拓宽校企合作网络,为电商直播人才培养提供更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就业机会。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共同开展电商直播领域的科研攻关、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电商直播行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二是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强化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根据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和完善电商直播相关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库,包括课程视频、教学案例、实战项目等,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组织电商直播大赛、创新创业项目、模拟实战演练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电商直播人才。
三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具有行业背景和实战经验的专业教师,通过邀请企业专家授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构建一支高水平的电商直播教学团队。
四是加强宣传推广与品牌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电商直播人才培养项目的宣传推广,提升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电商直播人才培养品牌。